嚴格來說以時間上現在應該還不算是冬天,
只是一旦換了街上的裝飾又調了日光時間後,
感覺就正式進入冬天了。
日光節約時間在歐洲是從三月最後一周實施到十月最後一周週日,
所以今年10/27的周六晚上大家就多了一個小時(反正我還不是照樣睡過去)。
這是我第一次調日光時間,
雖然說是調回正常的時間差,
但老實說晚一個小時的作息對我來說比從台灣跑到歐洲要調的時差還要難適應XD
(大概減七比減六小時難計算吧XD)
加上我本來作息就蠻不正常的,
現在就像活在印度時區XDD。
中緯度地區的冬天明顯感受到相對的短。
十月起大概都要到七點天才會亮、
八點左右太陽升起,
根本不用早起也可以看日出
(雖然我本來幾乎每天都在看日出);
而大約四五點就日落。
這讓我常常八九點就想睡覺(因為覺得晚上已經很久了XD)。
聖誕節的裝飾大約在十月中就已經掛在小鎮上了。
據說每個城市都有不一樣的吊飾,
Delft號稱(我們自己亂稱)金探子XD。
荷蘭的冬天其實也是各種風雨的,
只是最近氣候變遷嚴重,
導致我享受到一個沒什麼雨的十月(除了期末考完隔天馬上下大雨之外...)。
十月十一月的荷蘭氣溫相對穩定,
大致就是3-11度的範圍。
但是有一天外出隔壁小鎮的夜晚倒是第一次體驗荷蘭冬天。
簡而言之就是在回家的路上原本只是刮著風,
雲層看起來厚但是還遠,
迷路時便瞬間下起了粒大的冰雹。
因為穿著風雨衣沒有太大感覺,
但是查路的時候發現打在手機上的顆粒不單純,
又聽到打在腳踏車上的是劈啪不是滴答,
才意識到自己遭冰雹襲擊了XDDDD
冰雹下一陣就會轉成雨,
運氣好就停了。
然後漆黑的晚上因為修路繞了一大段路後再被襲擊一次。
隔天清晨也接連的下了兩次的冰雹。
以前都以為冰雹是需要時間醞釀成的,
沒想到他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如此頻繁的下。(肯定是地科不好XD)
在這邊念書的學長說 荷蘭的冰雹多到可以當剉冰吃,
(只是很髒而已....)
而到冬天荷蘭人最愛的料理就是Stamppot。
Stamppot其實是道很平凡的料理,
馬鈴薯泥、培根、甘藍菜、燻火腿加上醬汁煮成。
但是他相對是很暖又具飽足感的(很務實啦)。
之後有機會再認真介紹食物好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