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麵焿(或做「羹」)是台中人的專屬,
然而我卻是從新竹的這家「故鄉大麵焿」得知這種東西的,
熱愛小吃的我在網路逛到就毫不猶豫地把它列入清單裡了。
(延伸閱讀:甚麼是大麵焿)
兩年前看到時網路上還沒多少拜訪紀錄,
由於他不在自己生活圈範圍,
因此觀望許久遲遲沒有機會拜訪
(以自己懶惰的個性更別說衝下台中吃正港的麵羹了)。
故鄉大麵焿的外觀有點像日式居酒屋,
外面就放置了兩塊立板(看起來更日式),
店裡燈光並不是特別明亮,
讓人即便看到掛牌「營業中」仍會稍微懷疑店家是否真的開始營業。
後來回家上網查資料(看其他客人的聊天紀錄)才知道,
原先阿姨跟她先生真的是走居酒屋路線的,
是先生過世後才改成這種模式─
阿姨說現在也就開到傍晚去接孫子放學。
進門桌子也就兩三張,
廚房卻很有家的味道。
人手只有阿姨一個,
但儘管手沒停過,
他卻從你一進門便親切的跟你聊到離開為止。
阿姨是台中人,
說他因為懷念故鄉的味道所以決定賣麵焿
(儘管還是為了符合新竹人口味把菜脯改成肉燥),
我也是看了些許食記說在這裡找到家的味道的。
我忍不住說自己去到台中也都沒機會嘗試麵焿,
阿姨笑著告訴我:「因為台中人都把他當早餐啊,
沒人會帶你去吃這個啦!」
主食基本上就是麵焿和肉燥飯兩種,
加上一些配菜和關東煮。
畢竟自己是衝著麵焿來的,
便忍住沒點肉燥飯。
阿姨還說他的麵都用高湯熬了兩個小時到有羹的濃稠,
而湯是前一天就熬了三個多小時。
這種鹼麵很耐熬,
熬久了煮的胖胖的卻不糊爛,
現在卻很少廠商在做了。
一碗麵焿內容很簡單─麵、韭菜、芹菜、肉燥,
肉燥香氣卻很足,
整個喝起來很舒服且溫暖。
阿姨說:
「下次你來,
可以點一份肉燥飯跟一份關東煮,
這樣就可以飽到晚上了。」
我相信不只是飽到晚上,
那份溫暖也會一直延續到晚上吧。
故鄉大麵焿
地址:新竹市西大路245號
營業時間:Mon-Sat 11:3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