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

花蓮的傳統早餐是多元而豐富的─

煎餃、炒麵、粉漿蛋餅、小籠包、水煎包、米粉羹...

都各有龐大數量的擁護者。

小時候家裡早餐多是前一天附近麵包店買的土司,

偶爾會有蛋餅燒餅的選項(假如大人當天有興致出門購買的話),

直至有一次老姊嚷著他同學來花蓮吃公正包子開始,

才打開我對花蓮包羅萬象早餐的認知

(大家也才逐漸出門買早餐)。

 

但不得不提的是,

花蓮傳統早餐店證實了早起的鳥兒不一定有蟲吃,

而且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營業時間多是參考用的。

許多時候,

時間到了只有店員到或店面開張了,

裡面食物都還沒好鍋子也還沒熱。

每次好不容易捱到店家開始營業了還吃不到想吃的東西心情真的會不美麗。

 

目前拜訪的早餐店都是以幾個招牌品項出名的,

全部都好吃的至今還沒遇過

(儘管口味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蛋餅

花蓮人喜歡的蛋餅多屬厚的粉漿蛋餅,所有觀光客愛去的XX紅茶系列蛋餅最為著名(但是我個人非常不喜歡)。

少數脆/酥皮蛋餅因此都會直接被我列在拜訪清單上,但除此之外還是有許多有特色的粉漿蛋餅店:

府前食坊中福早餐文華早餐店大漢街無名早餐益昌豆漿怡味早點

 

燒餅

燒餅以及相關餅類製品一直是我的最愛(之一─並不亞於蛋餅),

也因此燒餅是我在花蓮第一次早餐外食的搜尋方向,

儘管燒餅這種東西真的很看機緣─

最好吃就是剛出爐那一刻,

但是還是有幾家讓我一試成主顧。

後山老張燒餅屋東北老麵香燒餅舖南埔純手工早點山東豆漿大王

德安街無名早餐店

 

小籠包

花蓮普遍的小籠包比較像是迷你版的包子─

麵皮是厚鬆的包子皮(照小當家的說法就像是鬆軟棉被型的那種)並帶有甜味,

餡料帶些許湯汁但不會有鮮明的鮮味。

花蓮有三大小籠包店,

其販賣的品項及價位幾乎都相同─

小籠包、蒸餃、紅茶、豆漿、酸辣湯、貢丸湯、肉羹湯。

口味和品質有些微差異,

但吃起來基本上大同小異:

公正包子周家蒸餃來來小籠包

 

飯糰

花蓮飯糰的特色是米會混入小米,

許多選料也會加入柴魚,

有一些還喜歡在飯糰外圍一圈海苔。

較有名的飯糰有:米先生手做飯糰、林媽媽、飯糰店、拉古飯糰。

 

煎餃水煎包鍋貼

這類煎炒類的dumplings就不是我可以理解的項目,

僅稍微列舉幾家分享。

花蓮很有趣的一個現象─

許多鍋貼做成煎餃狀,

導致鍋貼煎餃混淆不清。

有名的鍋貼有:北昌黃金鍋貼、蔡記鍋貼、一品坊以及先前提過的南埔和怡味餐點。

有名的水煎包如:明昇早點、一元飯店、建昌水煎包、張家水煎包、以及廟口水煎包。

 

以下就依據個人用餐經驗做簡短的分享。

府前食坊

image

最出名的是終極王道蔥油蛋餅,

蛋餅皮薄且脆,

加上九層塔末醬油,

是多數人去必點。

image image

其他品項五花八門,

但吃起來除了椒麻燒餅比較有特色以外,

都不算雷但也沒太多亮點。

地址:花蓮市府前路84號

 

中福早點

image

中福早點是聾啞人士所開的,

最出名的就是他的麵糊蛋餅,

只是動作較慢需要等待時間長。

image

蛋餅品項就是「加大蛋餅」和「加大蛋餅加蛋」,

選擇焦酥,

厚的粉漿加上兩顆蛋,

整個就是很滿足。

地址:花蓮市中福路198號

 

文華早餐店

image

文華早餐店的招牌就是他的酥皮蛋餅系列,

餅皮厚但是從最上層到下層都是酥且有層次的,

與蛋和料的比例拿捏剛好,

吃完也不感到油膩。

image

鹹豆漿有在水準之上,

但自己耍蠢一開始忘記拌,

導致最後喝很多醋。

整體來說是表現很不錯,

唯忌去得太早和太晚,

開店後半小時到一小時中式品項才會準備好,

但太晚就等著排隊吧。

地址:花蓮市東興三街132號

 

 

大漢街無名早餐

image image

大漢街無名早餐最為人知的是他的蛋餅以及桌上的八種醬料罐。

image

蛋餅現煎所以要等,

份量大且蛋餅皮厚並有咬勁,

蛋附在餅皮外層煎的焦脆,

非常好吃。

但內用桌上的醬料多是沒有封口的,

小蟲不時會在罐緣歇憩讓人不免有衛生的疑慮。

是一個部落客會害死人的例子。

拜訪前看了許多評價推薦各種口味蛋餅,

沒想到當天老闆說全部非原味(都稱作隱藏版)蛋餅都要至少前一天預訂他才方便預備

(阿這堆部落客為甚麼不順便註明呢...),

加上當天要刈包沒刈包,

桌上也沒有真的到八種醬,

導致一餐吃下來失落感有點大(雖然真的不是店家的問題)。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大漢街54號 

 

益昌豆漿

image

益昌的招牌是豬肉脆餅和高麗菜蛋餅。

image

餐點都是現點現做,

全部都被擺進一個盤子。

豬肉脆餅吃起來並不脆反倒有Q度,

內夾具有早餐店漢堡肉味的豬肉末,

吃多有些許膩。

高麗菜蛋餅餅皮倒是挺脆的,

裡面塞了滿滿的高麗菜,

整個很對得起多出原味蛋餅的那五元。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自強路575號

 

怡味早點

image image

招牌是蛋餅、燒賣跟韭菜煎餃。

整體偏油(煎餃油耗味重)。

image

蛋餅吃起來像是炸厚麵團,

脆硬但帶有微甜,

咬下去有點空虛感。

麵皮和蛋不成比例,

切成四塊最兩邊的餅幾乎沒有蛋。

總之,

是有名但個人不愛的早餐店。

地址:花蓮市南京街182號

 

後山老張燒餅屋

image

後山老張是我第一個挖掘出的早餐店,

也是我的燒餅愛店,

看名字就知道燒餅是強項。

image image

主打厚燒餅,

麵香有嚼勁。

薄燒餅(叉子燒餅)酥脆且香,

邊吃他狂掉屑。

image

其他白糖、紅豆、芝麻等甜酥餅與小酥餅也是不乾不過膩,

令人吮指回味。

早上跟下午有不同的餅類出爐。

地址:花蓮市建國路242號

 

東北老麵香燒餅舖

image image

老麵香燒餅是2020從台東搬來花蓮,

擠在魯豫旁邊的一個小店舖。

image image

早上運動路過了好幾次有天在好奇心驅使下登門拜訪,

點了香蔥燒餅來試試

(通常我選擇障礙發作時最後預設值都是點基本款)。

image image

燒餅非常厚且咬勁十足並帶有麵香,

蔥餡料給好給滿不手軟,

調味也不過鹹。

隔天忍不住再跑過來買一個。

image image

黑胡椒烤肉包的皮很脆,

吃起來有點胡椒餅的感覺,

只是沒有胡椒餅貼烤爐的那種焦香和脆底。

店面只有一個老先生在顧,

他還有一點重聽但人很友善。

地址:花蓮府前路1號

 

南埔純手工早點

image image

南埔的招牌是燒餅和煎餃。

因為太早到大多數的品項都還沒好,

所以沒有其他部落客拍到成山的燒餅和煎餃的那種照片。

image image

其燒餅的特色是用大鍋煎的,

餅皮酥脆,

吃的時候可以嘗到鍋子的焦香味,

很推。

單吃不會太乾,

夾蛋也好吃。

煎餃我就比較不懂,

自己吃起來沒特別感覺,

只知道每次都一售而空。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南埔八街189號

 

山東豆漿大王

image

山東豆漿大王是花蓮老字號早餐店,

價位合理餐點沒有大雷但也不驚豔(喔喔 除了鹹豆漿聽說淡而無味),

家人喜歡去吃燒餅夾酸菜和豆米混漿。

是一個早餐備案好選擇。

地址:花蓮市博愛街263號

 

德安街無名早餐店

image image

德安街是花蓮極紅的早餐店,

主打蔥餅夾蛋、小籠包。

image image

蔥餅外皮焦脆,

吃起來不會油膩,

整體偏鹹,但夾蛋就剛好,

是這間店個人最推的選項。

image image

小籠包味道算是好吃的,

皮薄、內餡多汁(有薑調味)

但是餡少又鬆散且單價高,

讓我沒有再點的慾望。

image image

此外它的鹹豆漿份量小,

調味近乎無味,

料也只加油條和蔥花,

整體略顯單薄。

而整體最令人失望的是燒餅夾蛋。

或許那天是先吃過南埔的經過德安再順手買了個,

沒有比較傷害也沒那麼大。

德安的燒餅既軟、口感普通也沒有香味,

且意外地跟荷包蛋搭不在一起,

燒餅夾但吃起來像是兩個分離體。

地址:花蓮市德安一街59號

 

公正包子

image image

公正的包子品質跟周家比相對穩定,

皮很Q 跟內餡的比例比周家的合我口味,

而且不像周家會把蒸好的小籠包像小山一樣堆在旁邊─

可以確保吃到的都是蒸籠裡出來熱呼呼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開業時間也比較隨興,

有時六點到裡面已經坐滿人,

有時還看到人龍在外面排隊等開門。

地址:花蓮市中山路199之2號

 

 

周家蒸餃

周家在公正的旁邊,

全天24小時營業,

但是早上六點以後才開放內用。

正如店名所寫,

公正強項是包子;周家強項是蒸餃。

儘管調味上沒有太大的差異,

周家的小籠包皮厚薄度不一,

技巧拿捏還是略差公正一些。

地址:花蓮市公正街4-20號

 

來來小籠包

image image

來來位於遠離其餘兩家的美崙地區,

但這並沒有因此影響到口味的變異。

image image

他是三家裡面最晚開門的。

來來的小籠包甜度比較低,

而且可以吃到明顯的麵團香,

但個人覺得大概是因為來來的麵團比例比別家高的緣故。

此外店家提供的醬汁真的滿滿的大蒜。

地址:花蓮市中興路99號

 

 

米先生手做飯糰

米先生的飯糰走養生路線,

以飯糰為主打,

以及多品項的自磨飲品著名。

飯糰分傳統飯糰與三角飯糰,

傳統飯糰可選擇小米、紫米、或雜糧(紫米+黑豆花豆燕麥),

裡面夾有豆皮、蛋皮、肉鬆、菜脯、柴魚、油條等相當豐富,

可另外客製加料;

image

三角飯糰就是我們印象中的御飯團形狀,

以小米為底夾一種料,

其中他們的鮭魚是自己買生鮭魚處理的。

飲料種類也很多元,

除了自磨的豆漿薏仁漿外,

他們還自製南瓜豆漿、黑豆漿與杏仁茶,

並且好幾個品項都有推無糖的選項。

image image 

米先生手作飯糰是從市場起家的,

現在位在民權路轉角,

是個明亮乾淨的早餐店家。

image image

米漿也是自磨的,

添加了其他的穀類,

喝起來溫順且不會太甜。

飯糰個頭不算大,

但料很豐富吃起來還是有種充足感。

雜糧飯糰有著紫米的Q、燕麥的嚼勁、黑豆的硬脆,

再加上蛋的軟綿、菜脯的脆、肉鬆的酥鬆、柴魚的細碎,

口感非常豐富。

而整體配料調味相當搭,

是好吃的飯糰。

地址:花蓮市民權路189-12號

 

 

明昇水煎包

儘管水煎包一直都不是我早餐的優先選項,

明昇的營業時間倒是挺吸引我的。

某天早上運動完就順勢拜訪了。

image

明昇以水煎包、紅麴蛋餅以及他的蘿蔔乾辣椒出名。

水煎包有點小顆、

油耗味也稍重,

重點令我不解的是我明明開業就到了拿到的水煎包為甚麼還可以是冷的...

豬血湯算是不雷但也沒有特別亮點大小適中的一份餐點。

地址:花蓮市府前路73號

 

花蓮還有許多傳統的早餐店家待發掘,

如前陣子看到中園國小對面的水煎包餐車、統帥巨林美而美的總匯三明治、廖早點的蛋餅、彩杏古早味的碗粿...等等,

以及一些也很有名但個人不太感興趣的餐點─如錢記早點的炒麵炒米粉、阿坤豆漿的燒餅油條...

都值得一試。

但嘗試再多,

大概也無法抹滅或取代燒餅和蛋餅建構了我花蓮早餐的定義吧XD。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花蓮早餐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chen 的頭像
    yuchen

    國外隨筆記

    yu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