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1更新)
前面德國飲食─全國篇已經粗略講過一些,
這裡就跳過動機直接進入各區域的特色食物好了。
Bayern 巴伐利亞
巴伐利亞算是德國非常具有獨自特色的一個邦。
他有明顯異於德國其他地區的文化,
但好笑的是,
許多人總是會誤把巴伐利亞的文化特色當成全德國的文化。
Breze (Brezel)扭結麵包
嚴格來講,
雖然Breze在全德國都看得到,
但是他起源於巴伐利亞,
也是巴伐利亞做得最好吃又便宜。
(後來發現,也只有巴伐利亞地區的叫他Breze,其他地方都叫Brezel)
Breze是泡鹼水製成的,
烤完後皮脆裡面有嚼勁,
而且有麵香。
不過Breze放到隔天就會硬到可以砸人,
所以都是當天烤當天吃。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打結的地方(德國人稱此部位為Arm)、
還有下方(Bauch肚子)皮裂開的地方(其實嚴格來看就是全部了),
但是很多台灣人不愛因為太硬了((聳
Breze通常已經夠鹹,
所以吃的時候都習慣把上面的鹽粒剝掉。
這邊的人吃Breze還會配上Butter奶油(其實根本是麵包類的一定加奶油)或Obazda起司醬、
或者我個人偏好Frischkäse( cream cheese)或鹹奶油和Breze的組合(只有這兩個有可能動搖我不沾醬的堅持XD)。
另外推一篇文章講更多的Breze (起源傳說、靈魂鹼水、還有對大眾亂誤解的OS):
食物鏈〈Brezel- Brezeln 沒吃過無法憑空想像的味道!〉
不得不說,
同樣身為Breze控的我每每看到一堆亂仿效的Breze就生氣,
甚麼軟軟蓬鬆的甜扭結麵包....(算了不想接下去)
Sauerkraut酸甘藍菜
很顯而易見的,他就是肉食的配菜。
個人解讀是為了解肉的油膩用,
所以酸度都蠻高的。
他也是大家最頭痛的塑膠口感煮不爛圓高麗菜Weißkohl下場─
切絲發酵才有可能入口~
其他常見的德式酸菜有─
Krautsalat 甘藍菜沙拉
他是以生甘藍菜醃製成的,
比一般的Sauerkraut來得脆硬。
Braukraut 紫色甘藍菜
這不太需要解釋,
不過紫色甘藍菜做出來的酸菜比較軟爛一點(有點糊糊的XD)。
Weißwurst 白香腸
白香腸是巴伐利亞傳統的早餐,
通常去皮後搭配Breze和Senf甜芥末醬與Weißbier小麥啤酒食用。
白香腸是以碎牛肉和醃豬肉加入各式調味料後製成,
在沸水煮熟即可食用。
口感比一般香腸軟,
但也是有些許台灣人不能接受其味道((聳
各種白香腸的吃法連結請點這裡
Leberkäse
以德文直翻Leberkäse是肝臟起司的意思,
但事實上他是豬肉、牛肉與培根所組合成的meatloaf。
巴伐利亞以外地區稱其作Fleischkäse,
直譯是肉起司,
大概是因為他通常是夾麵包的緣故。
一般超市賣的Leberkäse切成薄片冷藏在冰箱,
但是可以在肉舖買到厚切的、熱的Leberkäse,
搭配芥末醬或番茄醬夾在麵包食用,
稱作Leberkäsesemmel,
是我在慕尼黑最喜歡的街邊食物之一。
其他還有Pferdeleberkäse馬肉Leberkäse、Käseleberkäse起司Leberkäse...等
Obazda/Obatzda
Obazda是會出現在啤酒花園的經典菜單之一。
他是混合了兩三種軟質起司的麵包抹醬,
通常含有Camembert卡芒貝爾起司(法國白黴菌軟起司)再加上大量的奶油與些許香料製成。
每一家做出來的Obazda不同,
依使用起司的種類和奶油的比例會形成不同的黏稠度跟顆粒感,
一般餐廳或啤酒花園的Obazda都是挖成半勺倒扣在盤子上。
個人很喜歡,
但是一般觀光客不會接觸/注意到這種食物。
Baden-Württemberg 巴登‧符騰堡
Maultasche 德國餛飩
其實他也不像餛飩,
就是世界各國都有那種用軟麵皮包餡加熱的食物。
德文翻Maultasche是指嘴巴的袋子(大概是嘴巴size的袋子..?),
超級大一個。
麵皮口感蠻類似義大利麵餃的,
傳統內餡是豬絞肉、菠菜、芹菜、洋蔥所製成一個非常鹹的黏著度又高的肉團,
基本上餡跟皮是黏在一起的。
因此多數食用的習慣是把他切成條狀火炒或煮湯來吃。
以歐元當比例尺的超巨大Maultasche
Spätzle 雞蛋短麵
Spätzle沒有一個很嚴格的定義標準,
連每一個地方的Spätzle長度都不同(有些近乎成球狀了),
總之是個雞蛋成分比例很高的短麵。
用途跟一般麵食差不多─
配肉、配湯。
我最喜歡的是Käsespätzle,
是類似焗烤的起司醬Käsespätzle~(沒有照片XD)
Schupfnudeln/ Fingernudeln 手指麵
Schupfnudeln是以馬鈴薯麵糰製成手指形狀大小的麵,
具有彈性和嚼勁,
常搭配酸菜和碎培根食用,
或與蔬菜丁拌炒食用。
還有一些作法是吃甜的,
但是那個我不行...
Nordrhein Westfalen 北威邦
Himmel un Ääd
(圖片來源:Himmel und Erde (Heaven & Earth), plus International Bento (German))
這是在萊茵河一帶的用語,
意思直翻是天空與地的意思。
由於這道菜always是血腸、馬鈴薯泥、蘋果泥的樣貌,
我一開始還誤以為Himmel un Ääd就是血腸的代稱,
後來才知道他是由蘋果代表天、馬鈴薯代表地的意思,
血腸沒有實質代表甚麼XD,
就只是配菜而已。
老樣子,
儘管是吃習慣豬血糕的民族,
仍舊有許多人不吃血腸。((聳
所以好不好吃就見仁見智了。
Salzkuchen
Salzkuchen直翻是鹽蛋糕,
在德國萊茵河一帶都很普遍,
但依地區各有變化。
基本上是鬆軟的麵包上面撒上鹽粒和 Kümmel ( 中文為藏茴香或葛縷子)。
西伐利亞地區(Dortmund, Münster)的鹽蛋糕最有名,
外型像貝果,
通常夾生絞肉和洋蔥食用。
推薦店家:創始店Fischer am Rathaus麵包坊
Pfefferpothast 黑胡椒洋蔥燉牛肉
Pfefferpotthast也是西伐利亞的地區美食,
是牛肉和洋蔥長時間燉煮後,
加入麵包屑使其濃稠(勾芡!?)再加入黑胡椒調味而成的。
夏天多佐水煮馬鈴薯和沙拉、冬天佐甜菜和酸黃瓜食用
(真不巧為甚麼我得到雜燴一年四季版)。
Hamburg 漢堡
Labskaus水手雜燴
Franzbrötchen
可頌和肉桂捲的綜合體
這兩個內容請看 [Hamburg]漢堡人的特色食物
Bremen 布萊梅
Knipp 豬雜香腸
Knipp 是布萊梅的特產,
是豬頭(不知道是頭還是腦)、豬肚、肝臟、豬油、肉汁、以及去殼穀粒所混和成的,
食用時煎炒至邊緣焦脆,
通常配上主食煎馬鈴薯或是全穀麵包片,
還有蘋果泥和酸黃瓜用以解膩。
有些人形容跟蘇格蘭的Haggis有點像
以下網站有粗略整理各地食物以及食譜介紹:
https://www.gekonntgekocht.de/rezepte/deutsche-kue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