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對小籠包的印象全來自家樓下的小籠包店─
夾帶些許的厭惡
(過大的小籠包擠壓在便當盒裡,導致面皮黏在一起,外加肉汁些微滲出,整個黏爛又常一夾起就破掉)
不知道過了多久才擺脫了這個小籠包情節(大概後來跟鄰居不熟所以就沒有小籠包來往了吧),
甚至還覺得小籠包蠻好吃的,
但不久後鄰居家的小籠包店就收了,
自此之後幾乎沒有在新竹地區吃過小籠包。
長大才知道原來小籠包是許多新竹人的早餐,
有名的店家也不在少數─
欣園、姊妹、丰晟、新銘、學府、關東橋、光復...等。
但由於自己早餐很少外食,
這些店家又不在活動範圍區內,
鮮少有機會(動力)登門拜訪,
對於小籠包的接觸都只有花蓮那幾家蓬鬆微甜麵皮的小個頭的小包子。
前陣子經過後站,
才發現南大路是個早餐的匯聚地,
忍不住跑去新銘踩點。
點餐當下一緊張忘記他的招牌究竟是小籠包還是水煎包,
乾脆很阿莎力的點了兩個水煎包跟5顆小籠包。
一拿到還有點吃驚,
整份沉甸甸的。
小籠包價格不便宜(不過新竹似乎都差不多是這個價位),
但是塊頭也不小,
許多人形容他像小肉包
(完全可以接受他是花蓮公正的兩倍價)。
新銘的小籠包算是皮厚有彈性,
裡面豬肉餡塞好塞滿,
味道很鮮,
沒有爆汁但是整個口感是濕潤的(據說以前肉汁比較多)。
雖然份量大,
但是很順口就把五顆吃完了。
水煎包是高麗菜餡,
皮很薄,表面有煎脆,
整體吃起來是很豐富飽滿的,
唯一的缺點是皮會集中在上面,
會吃到一部位都是皮的。
這次算是有驚豔到吧,
為小籠包在自己記憶裡面的分數上加了不少。
雖然仍舊稍稍懷念那個曾經樓下皮黏在一起的小籠包,
但是近期應該很難有能超越目前新銘小籠包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的了吧
(改天想去拜訪欣園和姊妹小籠包)。
新銘早餐店
地址:新竹市南大路153號
營業時間:Mon-Sat 6:00-11:30
後記
不久後找到機會就順道拜訪了姊妹和丰晟(還是就近為主)
發現新竹這幾家有名的小籠包價位都差不多,
但也都是小巨人的尺寸,
完全對得起他的價位。
姊妹小籠包
姊妹的的小籠包也相當大顆,
他算是薄皮的(在此不與小籠湯包做比較),
且皮Q韌有勁;
餡料多且扎實,
摻有蔥薑和高麗菜絲 吃起來鮮不易膩,
且有不少湯汁,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上方麵皮收合的地方需要認真的嚼(咀嚼)。
地址:新竹市民族路256號
營業時間:Tue-Sun 5:30-11:00
丰晟小籠包早餐店
丰晟的相較而言就比較像以前印象中小籠包的放大版
(較像是大籠包)。
麵皮厚度中等,
豬肉餡新鮮並加上蔥和米酒調味,
儘管內餡份量沒有姊妹或新銘那麼扎實 比例卻抓得很恰巧,
湯汁是目前吃下來最多的。
整體而言,
除了小籠包上方沒封緊導致湯汁常會不小心在食用時外滴,
丰晟的小籠包吃起來是非常有整體感的,
味道不過重吃多也不感油膩。
地址:新竹市北區城北街36號
營業時間:Tue-Sun 6:00-12:30, 16:00-23:00
吃下來覺得
雖然童年的那個小籠包記憶已經找不到了,
但這三家都很好吃,
每家也都各有特點(唯一共同點就是都太遠了Q),
但是這個價位完全打趴花蓮某家貴桑桑德X街的小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