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abarber大黃(英文Rhubarb)對於亞洲人都算是偏陌生的植物,
頂多想到是中藥材的一種,
但在德國(恩講保守一點,我知道美國的某些地區和英國好像也有),
大黃算是蠻常見的食材。
由於水分豐富,他也是那種 介於蔬菜跟水果中間的派別。
大黃的外觀有點像被甜菜根染色的芹菜。
人們對它的認識除了在超市看到之外,
很多是在學德文時接觸到的大黃蛋糕繞口令Rhabarberbarbara
有人還把它拍成真人影片(不過這種東西看動畫就好)。
我前幾周看到時,
才知道我身邊學德文的人多數都看過了(我真是孤陋寡聞XD)
不過對於大黃這個食材我早在國小讀Laura Ingalls Wilder小屋系列的書時有認知了(只是從沒認真研究它)
當時著迷於書中的大篷車、小木屋、石板、火爐、馬,
但其實至今除了書中提及的各種食物外甚麼都不記得。(麵包捲、鼠尾草湯、烤馬鈴薯、浮華蛋糕、烤豬尾巴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大黃的出現是Laura提及自己在招待客人時忘了在大黃派裡加糖所鬧出的糗事,
總之從書中大概得知大黃是個酸澀的食物(派必須加很多糖)。
目前大黃的作用多數也偏向水果,
多數做成果醬、果汁、甜點,
但是少數也有放在湯或沙拉裡。
我第一個嚐試大黃口味的食物是Bionade
簡而言之就是大黃氣泡水。
(但是氣泡水不都長那個樣子所以也不會雷)
坊間最常見的還是蛋糕了吧。
由於Rhabarber就是不甜,
所以蛋糕向來會用各種糖(啊就像各種明明就不甜的莓類一樣)把他加在蛋糕裡
(講到這裡才想到好像其實草莓口味的甜點都可以直接用大黃替代呢─算了我這個舌頭不靈敏的人少講幾句),
個人覺得這類的甜點好像就是吃口感不太重視味道的。
德國常見的作法是加上傳統Streusel(就是上面那些像麵包餅乾屑的東西)的蛋糕
另一種是Baiserhaube,
直譯是頂部鋪一層蛋白霜的
蛋白霜頂部有一層硬薄的糖(總之是讓它有甜味),
使得整個口感是由脆而致軟(充滿空氣)的。
切的這斷面不巧沒露出甚麼大黃。
不是那麼喜歡蛋白霜的我是比較偏向傳統作法啦,
但我也是不會要為了吃大黃而去吃蛋糕的(蛋糕有更多口味的選擇啊幹嘛要吃大黃XD)
講了這麼多這篇其實是要推薦書的吧((誤
(影片啦看影片)
留言列表